2022年4月28日,同仁堂科技(HK.1666)發布一季度財務數據公告。公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同仁堂科技集團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約為14.48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1.61億元,實現了“開門紅”的良好表現。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務報告陸續披露,2022年開局之季業績成為市場重點關注方向。在國內各地疫情變化反復,以及春節等重大因素影響下,制造業的物料、生產、運輸以及銷售均受到較大的影響,特別是藥企還承擔著保供應的社會責任,業績增長面臨相當挑戰。即使這樣,同仁堂科技在國內市場還是取得了良好業績,實現了預期目標。
企業的良好業績,一方面展示了同仁堂品牌在市場與消費者中持久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另一方面,也是企業深化“大品種戰略”,深耕渠道的必然結果。
“大品種戰略”推動營收持續增長
企業圍繞已寫入十四五規劃的“大品種戰略”,打造富有競爭力的產品集群,直接帶動了一季度銷量與營業收入增長。同仁堂科技的大品種中,類似六味地黃丸、西黃丸、加味逍遙丸、生脈飲、壯腰健腎丸這樣療效顯著、知名度高的產品有二十余個,配套以不同劑型、規格,形成了腎病、心腦、補益、養肺、抗癌與兒藥六大系列。
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年3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等多款中藥繼續被推薦,更加印證了以同仁堂為代表的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廣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采購總監何剛在接受采訪時的觀點,也恰恰為企業產品受到市場追捧提供了注腳。何剛認為,能成長為大品種的產品需要具備下面幾個特征:質量可靠、療效好,“好品質是成為大單品的重要基因”;適用性要廣,男女老少都適用;要有品牌沉淀、有知名度,品牌有了積累、沉淀,影響力自然會隨之而來。
持續發力,“煥彩行動”深耕渠道
在當前醫藥分開、分級診療、集采等政策影響下,各類零售終端正成為中成藥流通的重要渠道,加之消費者對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非處方類中成藥“消費品化”趨勢日益明顯。
從年初開始,同仁堂科技布局市場,不斷推動營銷工作走深。企業與各經銷客戶共同探討品種發展、渠道建設、市場推廣等層面的合作新思路。同時,分別與華潤醫藥商業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召開業務對接會,并正式開啟與醫藥商業連鎖企業的戰略合作,推動營銷工作深化轉型和良好發展。
在賦能終端方面,企業不斷深化“煥彩行動”,針對重點品種,結合產品主銷區域,全面加強與各地連鎖的對接,選擇優質門店開展義診、促銷、產品培訓、健康大講堂等終端活動,增加業務人員與終端連鎖藥店配合度,有效推動產品終端銷售。
瞄準健康需求,“非藥”板塊亮點頻出
一季度,企業瞄準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在食品、藥妝等“非藥”板塊亮點頻出。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消費者更加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在商超渠道開設阿膠坊,對產品進行展示及銷售,同時打造全新O2O模式,在阿膠坊門店開通“餓了么”APP店鋪,實現產品線上線下聯動。針對飲品市場,企業利用先進提取技術,采取“道地”枇杷原料,生產出了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枇杷露,剛剛上市便得到消費者熱捧。
內部健康要調理,“面上功夫”也毫不含糊,同仁堂科技子公司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季度研發推出6款“本草之約”面貼膜產品以及11款“肌本道品牌”系列產品,肌本道品牌產品以植物理論為基礎,將植物提取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工藝相結合,用于肌膚保養,致力于改善水油失衡、皮膚粗糙等肌膚問題。
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了中醫藥未來發展路徑,中醫藥產業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企業將繼續圍繞“大品種戰略”,持續夯實中醫藥主營業務的基礎,堅持轉型深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