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磊
摘要:《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闡述,“中庸”是一種處事的態度與方法。《中庸》源于兩千年前,經過宋代儒學家朱熹的宣揚而確立了其無堅不摧的封建統治思想地位。然而“新文化運動”后的《中庸》卻成了文學家的眾矢之的,百折不撓的儒家思想大起大落。時至今日,在“彈片文化”、“娛樂至上”[1]的年代,“中庸”這個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今天的國人是否明白;“導演”整個議程設置的大眾傳播又是否明白,大眾傳播又該如何思考缺失“中庸”的現狀?試圖通過闡述《中庸》中的一種智慧——“中庸”來思考現代大眾傳播的“中庸”缺失問題。
關鍵詞:中庸;大眾傳播;儒家
《中庸》是孔子及其后人對儒家思想的一個總結,先后經歷了朱熹的宣揚包裝,新文化運動的打壓排擠,到了21世紀,《中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對飛速而來的“彈片文化”、“娛樂至上”現象,《中庸》不僅逐漸喪失其在個人修養方面的作用,而且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興起,大眾傳播也越來越難尋“中庸”的智慧蹤跡。
一、《中庸》與“中庸”
1.何為“中庸”。《中庸》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其由孔子后裔子思編著,又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宋代朱熹確立了其封建統治地位,并與被列入“四書”之一。而“中庸”的范圍卻要寬泛的多,陳赟在《中庸的思想》中對此問題闡述道:“《中庸》與‘中庸’不同,前者是一個文本,后者則不能為此一文本所窮盡,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教、中庸之德等等。[2]”《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符合儒家一貫的思想,即教化人們修身、養性,自我完善,最終達到一個高度,這個高度被稱為“君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這符合中國傳統的思想,每個個體都能通過自身反省達到至誠、至善的境界,那么整個社會都會達到一個理想的美好世界,這個美好的世界在《中庸》的開篇就有闡述,被稱為“致中和”的世界:
天命之謂性,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3]。
這個理想世界就是這種“中和”的“天人合一”。世界——每個人都至誠、慎獨,整個世界就會是君子的世界,亦即無盜、無貧、無疾的完美世界。這是《中庸》乃至整個儒家思想的至高境界。《中庸》是儒家道德標準,而“中庸”是一種處事原則與方法,但現代“中庸”內涵卻在慢慢擴充出《中庸》的本意,甚至扭曲。
相傳,兩千多年前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叫做魯恒公廟的地方觀禮,就在這里孔子遇見了“中庸”,“中庸”第一次出現在中國人的智慧寶庫里。在廟里,孔子看到了一個歪著放置的瓦罐。孔子就問,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當時廟里的人就說:“這是‘佑座之器’——欹。無水時歪斜,裝上一半水就正過來了,裝滿了水,卻反而傾倒了。”孔子由此大為感嘆,悟出了中庸之道。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無忌憚也。”這個容器至今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
所以《中庸》中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對“中庸”的開篇闡述,何為“中”?原文解釋也就是說一個人心態平和不加任何情緒的時候,叫做“中”,這并不符合現實情況,所以,又說“情緒表達出來了,但是符合一個度的時候”就叫做“和”。現代學者將“中庸”從現代漢語角度講中庸兩字拆分研究,例如北京大學王岳川[4]教授認為“中”為一個恰切的“度”是在面對復雜對象時精確把握事情的“寸”。“中”的度既不能過(過分),又不能不及(達不到)。”王岳川教授還認為在對“庸”的理解上學術界并不統一。王岳川教授認為是一種“常行常道”,絕非“平庸”之意。
其實,無論從漢語言角度解釋,還是從儒家本身出發,“中庸”都應該是一種處事態度,即做人做事掌握的一個“度”,這個度,不可多,不可少,恰如其分,《中庸》中對這個是如下闡述的:“惡揚善,執兩用中”。舜帝卓越的領導才能就蘊含著“中庸”的思想。
那么現在所謂的“中庸”就是“無所作為”的理解已經偏離了其本意。更有甚者曲解為“老好人”就是處事中庸的說法更是謬以千里。也許“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老好人”也是一種不錯的處事方式,但卻絕不是“中庸”的應有之意。
2.不謀而合的哲學家們。希臘作為人類文明的起始國度具備了應有的人類智慧源泉,其兩位哲學家的觀點同中國傳統“中庸”不謀而合。亞里士多德的“黃金平衡”理論(GoldenMean)認為平衡并非折中,而是找到一個最佳均衡點。對此,亞里士多德舉例:勇氣是魯莽和怯懦的平衡,只有找到這個均衡點,才是處事的最佳方法[5]。這里的“平衡點”就如同中庸中的“度”,而這個度并非是以“平均”為分割線的,而是以最終導致的結果好壞、美丑作為平分標準,例如,根據黃金分割定律0.618,只有當人體的上半身與下半身的比例達到5︰8的時候才是最佳的身材比例,而并非是1︰1。
蘇格拉底也曾說過:“音樂學習之后要學習體育,只學習體育會使人野蠻,只學習音樂會使人軟弱,兩者都學才能擁有和諧氣質。[6]”這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同,與儒家思想也是如出一轍。
二、大眾傳播的“中庸”缺失
1.大眾傳播中“中庸”的應有之意。隨著微博時代的到來“公民新聞”登上了新的舞臺。在這個公認的民眾話語權得以充分展現的平臺上,每天出現一系列的新名詞、傳媒新事件。
正是因為有了“公民新聞”,才有了大V們當“皇帝”的機會;“屌絲”一詞才能從一個網絡人物的自嘲稱呼成為今天的“全民稱謂”;才有了海天盛筵的衍生產物“綠茶婊”。原本“公民新聞”的應有之意是希望能夠給受眾充分的話語權,可是在沒有恰當體制的保障下,就變成了話語權的濫觴,于是上演了一場又一場“過而不及”的戲碼。整個大眾傳播缺失了一個“度”。以“綠茶婊”為例,2013年年初在海南三亞的一場名為“海天盛宴”的富二代炫富派對,成為媒介口誅筆伐的絕好案例,但是“娛樂化”的大眾傳媒卻將此變成了一場大眾傳播的鬧劇。而此后的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鑒婊”活動就變成了純粹的娛樂性,以及后來林徽因所謂的綠茶婊“鼻祖”都逾越了社會批判的“度”。“屌絲”幸運地徘徊在這個“度”的左右。“綠茶婊”事件,大眾媒體發揮了議程設置的功能,而公民記者們則是“功不可沒”的推動器。接下來再從大眾傳媒的主體出發,看看廣播電影電視的表現如何。從2010年起抗戰類題材電視劇的泛濫就不能歸責為“公民記者”文化水平不一而造成的現象。有資料顯示,2011年全國200多部上星頻道黃金檔電視劇中,抗戰劇及諜戰劇就超過70部[7]。根據央視統計,最“雷”人橋段當屬匪夷所思的“手撕鬼子”。如果說“抗日劇”的初衷是為了銘記歷史,警醒后人,那么在這個“警戒線”上的樹立英雄形象、夸大戰爭場景等都是還在準許的“度”以內,那么千篇一律的“中國英雄、日本狗熊”的歪曲歷史的行為就遠遠超出了這個“度”。
2.“中庸”缺失的原因探究。大眾傳播在這個時代給人們傳遞咨詢的公用已經沒有步入信息化時代以前那么強了,反而娛樂功能不可小覷。表1為2006年“網民行為意識調查結果:使用網絡情況和上網習慣”統計,從表中可知利用網絡進行“休閑娛樂”的占到22.2%,也就是說超過五分之一的人上網是用來娛樂的。有了如此多以娛樂為目的受眾群體,那么以受眾興趣點為盈利點的傳播者自然樂此不疲。搜狐娛樂初步統計,2011年一年各大衛視黃金劇場中,云南貴州兩家二線衛視都是因為抗戰題材電視劇進入CSM46每日收視率的前十榜單。如此超高收視率,在傳播者眼中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此時如何能記得“中庸”為何物?
將大眾傳播當做一個能動的行為主體,如同個體的人,而這個主體又是一個個同樣具有能動性的個體組成,那么如果每個個體都沒有了這個“度”,整個有機體又何來“恰如其分”呢?所以,大眾傳播“中庸”的缺失,一方面是個人修養水平不夠導致的,另一方面,媒介本身錯誤地認為是滿足受眾一切需求并以此盈利,卻忽略了傳播者應有的把關作用。
三、大眾傳播重塑
兩千年前孔子率先系統地提出“中庸”,是以自我修養、自我錘煉為基本,進而提升為整個社會達到一種“致中和”的理想世界,在今天大眾傳播的環境里,這個“致中和”的世界似乎成了“世外桃源”——美好而不真實。
那么反觀這個美好而又不真實的世界從何而來?又回到《中庸》的開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正是從每個人的角度上提出要求,每個人都修身養性,做到慎獨、至誠、至善,才有了“致中和”。那么我們的大眾傳播,在“娛樂至上”的大背景下,屢屢把握不住“度”,一方面我們要支持連續報道、深入報道,從全方位呈現新聞事實,一方面,這個挖掘的方向要把握在“度”里面,不可劍走偏鋒。我們應該從每個個體出發,無論是大眾傳播的傳播者還是作為“公民記者”的我們都成了整頓大眾傳播的第一站。誠然,這種“致中和”的完美世界并非一蹴而就,可是大眾傳播整頓卻迫在眉睫。
所以在整個大眾傳播的實踐中,作為大眾傳播主體的廣播電視電影雜志應該把握一個“度”,而近幾年新興的“公民記者”的自身素養亟待提高的問題也不可小覷的。
(作者簡介:郭明磊,女,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會展與廣告藝術設計研究。)
參考文獻:
(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李廣良.“中庸”的智慧深度——《中庸》和中庸研究的新動向[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0(1).
(戰國)子思,雅瑟.中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王岳川.“中庸”的超越性思想與普世性價值[J].社會科學戰線,2009(5).
維基網站[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Golden_mean_(philosophy).
華東師大,浙江大學教育系主編.西方古代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搜狐網.搜狐娛樂[EB/OL].http://yule.sohu.com/20130415/n372672076.shtml.
新浪網[EB/OL].http://tech.sina.com.cn/i/2006-01-17/14088226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