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上海市文旅部門發布公告稱,全市除部分熱門景區和文旅場館需實名預約或實名購票外,其余A級旅游景區及美術館、博物館等將全面落實參觀免預約舉措。此前,江蘇省蘇州市文旅部門也宣布,除部分重點景區和博物館外,全市A級景區和文化場館取消實名預約……隨著暑期旅游旺季到來,一些地方紛紛宣布取消景點實名預約購票,引發廣泛關注。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人生美事,但受景區預約購票制所限,往往是“說走”的興致來了卻因訂不到票無法“就走”,旅游的趣味大減。近兩年旅游市場升溫,景區預約購票難問題愈發凸顯。基于此,許多人開始呼吁取消預約購票制。
景區預約購票,旨在平衡景區承載能力和游客需求之間的矛盾,既讓游客免受現場購票排隊等待及風吹日曬之苦,又便于景區提前知曉客流情況,科學引導和限制客流,具有明顯的管理優勢。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先行先試預約購票制,探索出一些成功經驗,之后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推廣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合理確定并嚴格執行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數規模。時至今日,預約制已經成為國內眾多景區的“標配”。
從實踐看,預約購票制度通過控制景區日最高接待游客數量,有效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有利于更好地保護景區環境、降低運營成本,網上購票的方式也給游客帶來了便利。但是,預約購票制在推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游客而言,預約購票非常被動,不能確定什么時候能夠預約成功,這會影響整體行程安排,非常不方便;預約大都在線上進行,且入口不一,這對于不熟悉景區情況的外地游客特別是老年游客來說非常不友好。而預約購票的“不友好”卻給“黃牛”制造了“好機會”,一些熱門景點場館因長期處于門票預約難狀態,成了“黃牛”倒票的“重災區”。另外,許多景區預約購票實行實名制,但其中不少景區不具有保護游客個人信息安全的能力,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正是由于存在這些問題,社會上對于取消景區預約購票制的呼聲漸高,這也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去年7月,國家文物局下發通知,提出各地博物館要合理實施預約、限流、錯峰等措施,強調要因地制宜、科學研判,優化調整門票預約制度。幾乎同時,文化和旅游部也發出通知,要求各景區及時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優化預約措施,實施科學管理,不搞“一刀切”,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最大限度滿足廣大游客參觀游覽需求。
響應管理部門要求,當年,浙江、湖北等地率先取消了多數景區和文化場所實名預約規定;今年1月,北京推動超過95%的景區廢除預約制,同時擴大博物館延長開放時段的范圍,加大對票務“黃牛”的打擊力度。今年“五一”前大部分景區都實現了線上預售和現場窗口售票并行。近期上海、蘇州等地取消部分景區購票預約,既是落實上級管理部門要求的實際行動,也是對游客呼聲的積極回應。
當然,就像當初建立景區預約購票制度不應搞“一刀切”一樣,取消或調整預約制也不能搞“一刀切”。在一些熱門景區,出于景區安全、文物保護等特殊需要,應繼續推行預約購票制度。目前看,各地文旅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時考慮還是比較周全的,基本做到了“應取消盡取消,必保留才保留”。
有學者指出,建立景區預約購票制度的初衷在于滿足景區承載力的控制要求,避免“人滿為患”,其根本出發點是以游客為中心提升服務質量,給游客更好的到訪體驗。而當下所有關于預約制去留的討論,都應該圍繞這個核心標準展開——有利就繼續堅持完善,反之則需適時調整。而游客在此過程中應獲得更多的自由度和主導權,實現利益最大化。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